言情小说笔趣阁 > 娇软公主以泪制敌(重生) > 第58章 冬末病故

第58章 冬末病故


孔濯就在自己府中休憩,听着府里侍从来报,说是外头有禁军求见,有要事禀报。

        看着那么急切的模样,孔濯还以为是军营里有人露出破绽来了。那案子查的也算是久。

        没想到他一出去就看着禁军慌张万分的模样,过来同孔濯说道:“孔指挥使不好了,都指挥使今日没了。”

        孔濯都被这个消息惊到,整个人看着有些失措,这事未免来的太巧了些。

        禁军里事情不断,接二连三的死人,今日没了竺怀蔺,那此刻禁军之中所有的事都要压在孔濯的身上,而孔濯一个人的话也就没有了人来佐证,不能成为同上一回一般拉倒人的关键。

        孔濯这时才察觉这有些不对,恐怕今日之事,对方就是想让他拖着,最好能拖到竺怀蔺死。

        可对方又如何能断定竺怀蔺一定活不久呢?这里头就有猫腻在。

        可孔濯此刻没有时间去多思多想这些,如今事情全都堆在孔濯身上,没有竺怀蔺这一刻禁军就全然由他掌控着。

        原来对方如今不着急着下手的缘由就在这。他掌禁军也就得为禁军之事全全负责,包括死人的事情。

        一旦掌握不好,那渎职的罪名可就跑不了了,孔濯便着急着回到禁军军营里。

        竺怀蔺病故的消息传入宫中之时,崔姝玥本还高兴的在整理着自己库房里的东西。

        就算她一早知道竺怀蔺要死在这一场寒冬里,可如今当真听着了还是会难过的。

        竺怀蔺当了这么些年的殿前都指挥使有功劳也有苦劳。

        从前崔姝玥调皮爱跑,竺怀蔺都会亲自巡着,满宫里去找她。

        每每寻到了都会心急如焚到同崔姝玥说着,公主一个人跑到外头有多危险,让她不论去哪定要有人陪同。

        然后一段时间崔姝玥就以此为乐,像是在同竺怀蔺玩闹。

        后来崔姝玥在宫里无聊了,就出去找竺怀蔺,对方就会给她讲很多有关外边的故事,听着与临平不同却也那样有趣的地方,崔姝玥就能安静一个下午,认真听人讲。

        她对外面的好奇还起自这个人,听过战场、听过边塞。小时候只觉得有趣,后来才明白将军的意思。

        只可惜了世事难测,人的生死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事情。

        兴安帝也还如上一世一样,以将军之礼封了竺怀蔺,给人以高格下葬,且出言会空置一时的殿前都指挥使来哀悼竺怀蔺,彰显天家对人的情谊。

        不少官员虽都对这个位置虎视眈眈的十分心切,就怕这样下去,孔濯就会顺理成章的直接官至竺怀蔺的位置来统领禁军,就算那时候还称副都指挥使,也有了都指挥使的实权。

        但在新丧的时候也不敢去触兴安帝的霉头,免得引火上身,事没成还得招惹一顿骂。

        赵国公在这时也破天荒的不着急,没有叫人出来,到朝上对孔濯的位置与权力提出异议来。

        这一切看着,平静的有些不同寻常了。

        孔濯也能感觉到四周存在的危机感,可他摸不到具体的事情,就如那突然死在军营里的人一样,如今费心查来查去的,也就只能到一个表面上,断了其他方向的线索。

        他也猜不透这个人会被用做什么文章出来对付自己,但孔濯并不畏惧,他不觉得赵国公能拿出什么十全之策来。

        既有漏洞可寻,必不足至死招。

        孔濯就等着看着,希望赵国公府这回不要让人太过失望了。

        禁军军营里,这段时间的氛围就极其不佳,没了多年的都指挥使而下一任的人影都未见着。

        群龙无首,一群人就没什么办事的心思,都猜测着谁能坐上都指挥使的位置。

        许多人觉得以孔濯的家世和陛下对人的看重来说,定然会提拔人上来的。

        可孔濯这还有一条人命为结案,禁军小兵与这些年轻将领的心结就在这,他们看不到孔濯的作为,可又不敢说什么去得罪人。

        几方的人心里谋划却又不露痕迹,看着是处处平静的,但这般各方互不打扰的日子过不到一个月就有人先躁动了起来。

        正月月初的大朝会,便是一年里人最多的一场,孔濯自然也换好朝服,早早到了大明殿中。

        朝会开始,陛下先祝道贺词,然后就是官员朝拜,这一套下来也颇为麻烦。

        而后就没了花样,寻常的朝会开始,这些大臣们天南地北的总有说不完的事来。

        朝上,孔濯唯一听着的好消息就是自己哥哥在年末之时又赢一场,如今南边也算过上了一个安稳年。

        这本是一个好头,可听着孔泽总有人就把目光转到孔濯这里。

        笑着上来同兴安帝说道:“陛下,孔氏兄弟也算朝中的栋梁之才,如此好的机会,不如陛下也升一升孔濯副都指挥使的职。”

        这话不就摆明了是在同兴安帝说,想让孔濯坐上都指挥使的位置。

        竺怀蔺的事情让人痛心,可朝中不可能永远空置都指挥使的位置来,总得有人来当。

        说这话的人不知是真心想让孔濯上来,还是利用孔濯来试探兴安帝的意思。总之有了这样一个开头,接下去提孔濯与都指挥使的人就渐渐多了起来。

        而孔濯本人没有什么话与反应,他听着这些目光却都转向赵国公府那一派人身上。

        只觉得这群人今日可真是难得的沉得住气来,都有这么多人提了,也不见他们有人站出来说着不同之语。总不可能是赵国公这回打算不同他争,直接让他孔濯得了这个位置吧。

        想着这些可真是有趣。

        那可真是想都不敢想,梦都梦不到的事情。

        孔濯就嗤笑着,等着看这一群人要等到到时候来耍些花样了。

        兴安帝听这么些人都提到都指挥使,也觉得是时候让人上来了。

        禁军那些事情也不少,巡防就又细又多的,可此刻让孔濯上来怕是会多事。毕竟孔濯自己曾在朝堂上说着,因着兄长之权他便不掌禁军之权。孔泽这刚战胜,军中声望正当。确实不好再提一人上来掌另一方兵权。

        兴安帝也不是不怕孔氏有反叛之心,是怕这朝上有人会有窃权之意。

        且孔濯的位置不能太高,他主要留在临平城里不是为了位置和权力的,崔姝玥的婚事也将近,这时候还是少一事来的好。

        兴安帝权衡左右,心里也觉得不能提孔濯上来。

        这种时候本来右司谏最为活跃,好坏的话都会说上几句。兴安帝瞟了人一眼,看着今日看着这人却跟个哑巴似的,就站在那里什么话也不说。

        而这个朝中,自也有随同兴安帝想法,对孔氏有顾虑的臣子。听着这些话,就摇着头出来,同兴安帝揖礼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臣仍然觉得兵权自当分散,如何能集在一家手中。”

        这话说的算是客观,没有什么偏私的,实打实到从朝堂与百姓出发。兵权太过集中可不是什么太平征兆。

        兴安帝听了这话也点着头说道:“诚然如此,都指挥使这个位置,还是得往后再议。”

        旁人听着也就不在上来举荐也与多说,纷纷打量着兴安帝,看着陛下此举,对孔濯的偏向不似从前了。

        本以为围绕孔濯的事到此也就结束了,一整个大朝会哪能同小朝会一样,就几人争论不休的为着那一点小事。

        连孔濯也觉得就算有人要找他麻烦,也不会选择在这个日子中。

        可惜了,没过多久就有人开口要收早早铺设好的网。

        “陛下,臣近来听闻禁军中死了一个小兵,死因还离奇的很,孔指挥使可还未上报大理寺呀。”

        这话听着是一句提点,可在孔濯的耳朵里就是争斗要开始的信号。

        他想着,果然有人要拿这事来大做文章来挑他的刺,想必在今日提起不单是不想他擢升,最好能把他从副都指挥使这个位置上推下去吧。

        孔濯也不出来,就站在原位上回话道:“陛下,近来确实有个人死亡,但临平城中传闻多不可信,具体原因禁军正在一一的查。”

        孔濯知晓,他得把这事在拖一拖如今没了竺怀蔺,一切好坏都要算在他的头上,他得等到新的殿前都指挥使上来才能结了这事情。

        可这回赵国公不按着孔濯的步调来走,直接在大朝会上开始找人算账。

        “陛下,臣以同大理寺平事暗中对此事进行调查,其中可疑之处着实不少。”对方说完,看着兴安帝等着陛下反应。

        这样的朝会上,眼睛太多,嘴太多。一切瞬息万变,不管怎么样都不太适合来说这事。

        说到底兴安帝自然是要保孔濯的,毕竟他还要把女儿许给这个人。就刻意轻咳着同人说道:“既有人死,这事就明日再议,大朝会正年月初的来说这死不死的事不好。”

        这样的理由,让人没料着,却也没人敢出面反驳,听着确实犯忌讳。

        赵国公府这头的人这回看着也不急躁,立马同陛下说是就退下,不多纠缠一步。

        这种变化才是最让人心惊的地方。

        就只这一夜的时间,孔濯能摸到什么都不好说,明日的事情就只等明日再来揭晓。


  (https://www.yqxsge.cc/html/11391/11391875/70620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qxs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2.yqxs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