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笔趣阁 > 七零好生活 > 第2章 旧事

第2章 旧事


要说原身这一家的事,也有蹊跷。不过现在也排不上它,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清算财产,吃点东西躺下来好好回忆原身的生平事迹。

        等到舒苏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肚子饿得有些酸胀,喝了几口床头的冷水,心里万分想念家里的保温杯。

        没成想红彤彤的保温杯下一刻就出现在眼前。

        “!!!”淦!

        不过,保温杯都来了,我再要一个砂糖柑不过分吧?不,一个太少。最好是把家里买的一大口袋都送来最好!舒苏一边想着,一边扭开保温杯盖。

        床边的小桌子已经放的满满当当,还有几个砂糖柑实在放不下,掉到地上了。

        “爸!妈!快来!”

        在收拾东西的两口子,慌张推门。得也别收拾了,先想想怎么办吧。

        不仅关上房门连窗户也关上了,整个屋子黑乎乎的,还得摸黑拿火柴点煤油灯。

        “要不再拿个手电筒?”

        窸窸窣窣翻火柴的夫妻二人顿了顿“行。”

        黄色家用手电,尾部还有紫色的验钞灯。是家里的那个没错了。

        这是把家搬来了?真要这样那可不怕了。工薪阶层的家庭总是有不少省钱妙招的,低价囤货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更别提杨晴下岗之后在超市做了快10年,由一个小超市普通员工已经做到多功能大型超市粮油主管。不论是商家的福利还是促销打折必冲!

        当初拿着下岗的钱买的家属房,两室一厅外带一个不小的阳台。算上阳台有三张床,张张床下放着成箱的菜油,还有两箱调料,3袋50斤的大米,大袋的洗衣粉,若干瓶洗涤剂以及洗漱用品;最值钱的当属舒苏房间藏的各色酒水。冰箱虽然在年前已经清理了大半肉类,但是阳台架子上今年做了50根香肠,4个猪腿,四块十斤的腊肉还没收进冰箱里呢。厨房里还放着过年刚才从老家带回来的一桶鸡蛋,一袋葛根粉,以及两罐新做的猪油。这还只是过年新添的,还有以往的豆瓣,两缸泡菜,晒的干菜。

        就这?稳了。

        果然劳动人民最幸福!

        不止舒苏,两口子显然也想到了。现在是74年还没有分产到户,家家都是算公分过活。家里孩子还在读初二,老婆算大半个劳动力,自己在钢铁厂工作虽然工资不算低,但粮食确是定量的。不至于饿死,但是难免有需要支援的亲戚,有这些东西这两年的温饱算是妥了。

        “保温杯在这里可不好买,别让人看见了。”

        通体红色用304不锈钢保温材料制作而成,表面有字母商标喷漆内部同样刻有sus304材料标志,比常见的保温杯更加小巧。虽然304材料在20世纪初就已经发明出来了是一种普通不锈钢材料,但是刻字在杯子内部的保温杯在内陆去的十分难买。

        舒苏听话的盖上盖子,环顾四周总是想不好放哪里,想要将保温杯“收”进去。手里的杯子纹丝不动。

        又拿了个砂糖桔想要收同样没有效果。

        “爸,收不回去了拿出来的东西。怎么办啊?”

        “手电筒也不行?你再好好试试?”

        再次尝试也以失败告终,舒苏失望的泄了气。摆了摆手说到,“我感觉只要是拿出来的东西都放不回去了。”

        一家人沉默了一会儿。

        最先有动作的是杨静,只见她将不该存在的东西收进了柜子里,而后又打开了窗户与房门。

        “我们在外面说话吧,没有哪家太阳还没下山就关门关窗的。”

        “你妈说得对,咱们家在公路的上面。左右邻居都都点距离,一会去院子里说,有人都能看见。”

        舒苏点了点头,掀开被子穿上棉衣。棉衣是深色的,房间里光线暗看不出是个什么色儿。

        16岁的青少年总是处在一个装酷的年龄段,黑色、素色的工装服算的上首选,可这棉衣怎么看都酷不起来。

        如果再给我个机会,我宁愿我妈每次给我买衣服买大红色,我也不乐意穿这件衣服。撅着嘴的舒苏愤愤的想着。

        等走到院子里的时候,两个大人已经坐在院子边了。院子下方是一个两米多高的陡坡,而后接壤的是一条石子铺成的不算宽。陡坡上只有两颗橘子树零星的野草,因为院子选址比较高视野极为开阔,甚至能够看到对面山坡马路上的货车正匀速驶来。不多时就听见货车的声音越来越近,直到驶向清水镇的方向。

        接过妈妈递过来的红柑,坐到条凳上。

        吸溜…真是又冷又酸…

        三人都带有原身的记忆,未来生活倒是不至于穿帮。反倒是烧炭的事,夫妻二人怎么想都没想通。前一天还好好的,为什么第二天一大早女人就选择带着丈夫自杀。

        “唔,总的来说我们三个的记忆里家庭关系没有大矛盾。在我的记忆里前一天三叔请你喝酒想借钱,想给学军哥买个工作。但是你没有明确答应,说要考虑一下。”舒苏小声说着一边慢条斯理的撕着红柑瓣上的白瓤。

        觉得牙酸的杨晴吐掉籽,皱着眉将剩下的分给了两人。接着说到:“我当时听了不愿意,弟妹话里话外说咱们家只有幺妹一个,没人传宗接代。要是愿意借钱给他们,等我们老了就让学军给我们养老送终。”

        接过柑子瓣的舒铭没着急吃,年轻时候的农村生活把红柑可以说是吃出经验了,只要是长得好红彤彤一篇的红柑树,一个果子是酸的那基本上一颗果树都是酸的。

        “确实是这么回事,这个年代总是想着多子多福。你妈嫁过来的时候算的上困难时期,等你出生那年正好赶上□□,身体没补好后面就再没有孩子了。”说罢顿了顿。

        “以前老太太管家的时候虽然不喜欢你妈,但是也一视同仁。后来咱们这里迁来两个厂子,因为你爷爷的弟弟抗美援朝牺牲了,队里给了个正式工名额家里慢慢开始好起来。65年年底我通过招工考进厂子,你才8岁……”

        要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老爷子担心走了以后兄弟姊妹之间差距太大,早早的跟老太太商量好了后事。老大因为是长子继承房子和工作算的上队里老人的共识了,没得说。老二自己争气,想办法进了厂没用家里一分钱,反而给家里交了快一年的工钱,如果什么都没有反而寒心。老三算不上靠谱,虽然娶的媳妇厉害,但亲家兄弟多也愿意拉扯一把。

        商量到最后决定,老大继承房子和工作并负责老太太的养老,老二老三在没有房子之前可以继续住之前的屋子,直到两个弟弟建好房子。老二因为有工作所以自行存钱建房,老三没有工作所以由老大出钱给老三建房。家里的饮食起居用品现在是谁用那就分给谁,粮食按人头分。家里钱财237块,三家一人50剩下的老太太当体己钱。老二有工作就每年出30块钱给老太太养老,老二没工作就每年出30斤粗粮30斤细粮。

        主持分家的大队队长和书记都看出来,老二老三亏了。尤其老二要不是有50块钱就相当于净身出户了,不过别人的家事嘛只有三方同意,自己也懒得掺合。毕竟老太太当年在队里可是厉害的人物!

        老太太环视几个儿子儿媳,看着他们欲言又止,晾了他们半分钟,接着说到:“我知道你们中有人高兴有人觉得我不公平。那我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中最亏的是老二,没用家里的钱自己有能耐进厂子,算下来三房中挣得钱最多吃饭的人最少,你们认不认?”

        没得说,不止几个儿子在场的人都点点头。确实是这么回事。

        “老二媳妇嫁过来的时候赶上困难时期没得嫁妆聘礼也折成粮食给了娘家,58年老二媳妇家弟弟走了一天来借粮食,我给他装了半个背篓的红薯。我知道你们两房一直觉得这是自己亏了。”

        “害,多少年过去了,还说这个干啥啊。”两家知道这是说给自己听的,连忙表态。

        “哼,今天就是要说清楚”老太太喝了口水继续道,“以后你们就是三家人了,不说清楚还不知道以后怎么扯呢。老二工作后的钱都上交了,你们的儿子女儿才能全部去上学,不然就你们爸一个人供不起这么多孩子。这两年不管是老大家的亲家母还是老三家的亲戚我都是给了钱的,也别说我偏心。”

        几个儿子儿媳连忙点头,老太太可不是好惹的,就怕慢了扯着耳朵一笔一笔的算,那可真是丢了大人了。

        “工作和房子本来你们仨都应该继承,是我和你爸没本事,没那个本事给你们一人搞一个。现在钱三家一样多,老三没工作但是有房子按理说在咱们大队上不算偏心扯后腿吧?”

        确实,分家净身出户的也有几户。家庭关系好的人家,大多就是用中公的钱,建好了再分的,像这样中公的钱先分继承工作的给分出去的建房子算得上第一家了。就老三的分配而言确实算的上队里不错的待遇了。

        几个见证人,连连点头,直说称得上仁义。

        老三家两口子对视一眼,也点点头。


  (https://www.yqwxw.cc/html/53245/53245762/57861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qwxw.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yq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