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笔趣阁 > 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 > 第242章 安史之乱

第242章 安史之乱


【宰相李林甫见唐玄宗李隆基对安禄山很是喜欢,就举荐了安禄山为节度使。】
  【安禄山先后兼任三地节度使。】
  【成了北方实权的土皇帝。】
  【手上拥兵20余万。】
  【这也让安禄山滋生了野心。】
  【他暗地里开始筹备谋反,在入京朝拜的时候却是谄媚无比讨好唐玄宗。】
  【就比如安禄山拜唐玄宗不拜太子。】
  【被人训斥后。】
  【安禄山就说他是个粗人,只知皇帝,不知有太子一说。】
  【这种拙劣的表演,唐玄宗还挺喜欢。】
  【更扯淡的是,安禄山还请求非常受宠的杨贵妃认他为养子。】
  【要知道这安禄山比杨贵妃还大十六岁,再加上安禄山300多斤的大胖子。】
  【两人站在一起。】
  【说是父女都一点都不夸张。】
  【一般人还真舍不下这个脸,但是安禄山却非常的自然。】
  【为了取悦这个杨贵妃,安禄山先拜她,后拜唐玄宗。】
  【等唐玄宗询问为什么这样时。】
  【安禄山说他是胡人,母亲应尊为第一位,而父亲则在第二位。】
  【唐玄宗不责怪,反倒很是喜欢安禄山。】
  【有人说安禄山是因为杨贵妃才得势,也是因为杨贵妃,唐玄宗才这么喜欢安禄山的】
  【还有说杨贵妃和安禄山有不正当关系。】
  【这些都是假的。】
  【首先唐书上没有有关记载。】
  【而且杨贵妃也没有和安禄山单独相处过。】
  【杨贵妃的堂哥杨国忠和安禄山关系很差,等他为宰相的时候。】
  【甚至和玄宗说过,安禄山包藏祸心可能要反。】
  【安禄山能平步青云,其实和当时是宰相的李林甫有很大关系。】
  【李隆基一开始不信安禄山会造反,但是经不住杨国忠常常念叨。】
  【于是派了人去查看。】
  【安禄山也不是傻子,给予重金让来的使者帮他说话。】
  【结果使者回去就说,安禄山“忠心耿耿”对大唐和陛下没有二心。】
  【杨国忠认为这次是打草惊蛇。】
  【李隆基心生一计,召安禄山进京。】
  【安禄山表现的一点防备都没有,以最快的速度进了京。】
  【在李隆基面前哭诉一顿感恩。】
  【反倒是闹得李隆基有点不好意思了。】
  【安禄山自己也是吓了一身冷汗,万一李隆基把他留在京都,他之前准备的谋反大计可就全部泡汤了。】
  【好在这玄宗足够昏庸。】
  【不只是看不出他安禄山的野心,还深信不疑。】
  【安禄山回去之后也加快了造反的速度。】
  【很快由安禄山主导的“安史之乱”,重击大唐盛世。】
  后世实时弹幕——
  “当时都说安禄山要反,唐玄宗李隆基是真的老昏了。”
  “安禄山就是那种能屈能伸的人,这样的人最可怕了。”
  “安禄山这种人,就是放在现在也是吃香的,没办法,会说好听的话,会办事,会来事。”
  “玄宗晚年脑子进水了!他才是杀死杨贵妃的真凶。
  开元盛世毁于他手。”
  “人老昏庸,树老心空。”
  “李隆基年轻时真的无敌,老了真的不是一般的昏庸。”
  “就是老糊涂了。”
  “李隆基的能力真的一般,只不过是吃了红利罢了。”
  “李隆基就是活的太久了,前半生英明,后半生太昏聩。”
  “回复楼上:前半生是李世民,后半生是杨广。”
  “昏聩,太昏聩了!”
  “主要是李隆基太自信了,只在乎自身的光芒,忽略了别人的欲望。”
  “安史之乱耗尽了当时唐朝最精锐的部队,当然也耗尽了前些年盛唐的国力。”
  “李隆基太废物了,老了,也不中用了!”
  “其实安史之乱的祸根就是武则天埋下的,因为她杀了不少李氏宗亲,导致无人可用,只能找当地人自治。”
  “回复楼上:啊?照你这么说,安禄山造反,是因为早死不知多少年武则天的错?
  是武则天给安禄山封官的?
  是武则天让安禄山统领20余万大军的?
  典型的拉不出屎,怪地球没有吸引力。”
  “说白了,祸源就是唐玄宗,有句话说得好,昏君奸臣多不胜数,明君朝政一片清明。”
  秦朝。
  始皇嬴政冷冷道:“一个皇帝。”
  “重用一个巧舌如簧的人统领20余万大军。”
  “这个皇帝能是什么好东西!”
  “你觉得唐玄宗不知道安禄山是在刻意讨好他?”
  “错!他是知道的!”
  “只不过他喜欢听这些恭维谄媚的话。”
  “昏君!”
  公子扶苏若有所思道:“先前儿臣还觉得开元盛世中那么多着名诗人的出现,是因为有一个盛世。”
  “而现在却有了别的想法。”
  “这大唐盛世是因为这些诗人,才会看起来强盛。”

  “没了这些诗人,开元盛世也不过尔尔罢了!”
  “后世人的弹幕说的太对了。”
  “这李隆基后期就是活脱脱的杨广。”
  帝王空间。
  李世民呵斥道:“昏庸的蠢货!”
  “我真的是恨不得杀了他。”
  李治连连摇头,口中喃喃道:“君王昏,而臣子奸,君王明,而臣子贤。”
  “说到底都是君王的原因罢了。”
  “他贪图享乐,那些逢迎的臣子,又怎么可能是什么贤臣!”
  啪!李渊手中的打帝棍重重砸在地上,气急败坏道:“赶紧让这个不肖子孙进来,我要好好的教训一下他。”
  “真是太昏聩了!”
  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在听到很多人说安禄山要造反,于是召人入京。
  安禄山一点犹豫都没,进了京。
  正在抱着李隆基的大腿一阵哭诉。
  李隆基前脚还在安慰安禄山,后脚就看到了天幕上的披露。
  场间是一阵的尴尬。
  “你……”李隆基怒发冲冠道:“原来大唐的盛世就是因为你的造反而衰亡的!”
  安禄山扯了扯嘴角,连连叫冤枉。
  一旁的杨国忠笑了,讥讽道:“安禄山!你不是喜欢跳舞吗?”
  “趁此良机,何不舞一曲?”
  “也让陛下能边看你的舞姿,边看天幕上披露的所谓安史之乱!”
  李隆基和四周禁卫军虎视眈眈,群臣冷笑不已。
  安禄山笑的比哭还难看,完了!


  (https://www.yqwxw.cc/html/70512/70512271/101007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qwxw.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yq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