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笔趣阁 > 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 > 第234章 诗仙李白

第234章 诗仙李白


“滕王阁序无疑是给天才辈出的唐朝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他的滕王阁序太美了,读几遍就能十几年不忘。”
  “谁懂,学了滕王阁序以后,王勃就成了我的意难平。”
  “真的,一听到一篇文章耗尽一生运气,只能想到王勃了。”
  唐朝。
  王勃欣喜万分看着天幕的披露。
  初唐四杰!
  一篇压古今!
  在整个华夏历史上最繁盛的盛唐文学中,也是一个人物。
  这一个个字组成的文字,让他身子忍不住颤抖,是激动,是快意!
  哪怕天幕披露他英年早逝又如何?
  见到后世人对他的评价,一生足矣!
  【而在开元盛世中诞生的着名唐朝诗人有很多。】
  【其中尤以李白最为家喻户晓。】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被后世人盛誉为“诗仙”!】
  【光是听这个绰号,可想而知李白在唐诗中的地位。】
  【后世只要学过诗词的人,就一定读过他的诗,就一定会背他的诗。】
  【就比如朗朗上口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比如《望庐山瀑布》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又或者是《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还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月下独酌》。】
  【可曾听闻《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更有《将进酒》千古绝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后世实时弹幕——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八个字养活了无数后现代玄幻和修仙小说。”
  “李白,遮天蔽日的才华!”
  “从小到大读了李太白这么多诗,得出一个结论,谪仙是个起名废!”
  “回复楼上: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流传千古的绝唱,对于李白来说,这不过是他用来记事的笔记,因此标题要么地名,要么人名,要么事件。”
  “还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雅雅雅!”
  “这里就不得不说很多主角用《清平调》来泡妹了。”
  “这就是一部缩写的盛唐。”
  “千古唯一的谪仙人!”
  “如果诗人选浪漫,那必须是李白,如果诗歌选现实,那必然是杜甫。”
  “2000多年才出这么一个谪仙人啊,想想都觉得真的牛逼。”
  “论诗,李白是精品中的神品,无人能及。”
  “读李白的诗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狂!不愧为仙。”
  “能被各个诗人词人称为谪仙人的只有李白一个,诗人分两种。
  一种为李白,一种为别的诗人。”
  “全是极品!”
  “唐诗这种文体,之前没有以后也许不会出现比李白强的了。”
  “回复楼上:没人比他更夸张了。”
  “千古一绝!”
  “李白啊,那没啥可说的,诗仙之名当之无愧!”
  “李白为诗而生,诗为李白而存。”
  “诗仙李白唯一能比肩‘圣’这种被称为某一个领域第一人的‘仙’,甚至还犹有过之。”
  秦朝。
  公子扶苏口中呢喃着李白的诗句。
  整个人像是入魔了一般。
  良久扶苏苦笑摇头道:“好诗,确是好诗。”
  “不愧是诗仙李白。”
  “字字如玑,让人叹为观止。”
  “说他是谪仙人一点都没有错!”
  汉朝。
  刘邦莞尔一笑道:“妙!”
  “这唐诗果然名不虚传。”
  “让人如沐春风!”
  “仿佛饮了一杯回甘无穷的美酒。”
  东汉末年。
  曹植连连以掌击拳道:“真乃好诗!”
  “没想到后世竟然有此大才。”
  “冠以诗仙之号,受之无愧也。”
  曹操羡慕道:“盛唐,这唐诗和诗仙也是盛唐的一部分。”

  “真是让人憧憬。”
  “开元盛世是个什么样的大唐天下。”
  唐朝。
  李白笑吟吟道:“诗仙,太过誉了。”
  “我李太白,也不过是一阶俗人罢了。”
  “又是仙人,又是和圣人相提并论。”
  “真是诚惶诚恐啊。”
  【说起诗仙李白。】
  【那可是妥妥的大才子。】
  【李白曾称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十五岁便以诗赋闻名各地。】
  【游行各处广交友人。】
  【在大唐开元十四年时,年仅26岁的李白在文坛被广泛认可其学识。】
  【在开元十八年,因为受到了诬陷。】
  【李白去了长安。】
  【结交了一些人,但是却没有受到绝大数的名流们的赏识。】
  【李白在长安待了一段时间,最后在32岁这年,回到了故乡。】
  【过起了闲云野鹤的日子。】
  【在这段日子里。】
  【李白结识了贺知章,而贺知章对李白的评价是——谪仙人!】
  【他还去了各地游学。】
  【终于在李白42岁这年,他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
  【入京为官。】
  【李白的才华,也终于得以施展。】
  【深受唐玄宗的喜爱。】
  【一时间李白可谓是风光无限!意气风发!】
  【可是李白却开心不起来,唐玄宗把他当成了御用文人,一点实职都没有。】
  【李白越来越厌倦了。】
  【因此整日以酒为乐,唐玄宗唤他,他也不上朝。】
  【甚至在大醉的时候为皇帝起草诏书,还有了高力士给李白脱鞋的故事。】


  (https://www.yqwxw.cc/html/70512/70512271/101007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qwxw.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yq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