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笔趣阁 > 洱海边的亚麻花又开了 > 第七章麻烦

第七章麻烦


  
第二天一大早庆年就醒了。
昨晚上因为在思考问题,一宿都没睡踏实。心里装着事,睡得迷迷糊糊的,醒来后庆年感觉脑袋有些蒙蒙的。
后半夜好像又下了一阵雨,疾风骤雨过后,气温降到了冰点。
庆年挣扎着将双手伸出被子,手刚伸出来冷飕飕的空气覆盖到每一寸肌肤上,顿时给了庆年一个激灵,庆年本能的将手又缩回被子里面。
还是被子里暖和啊,庆年不由得发出了感慨。
不过今天要去县里找领导,睡不成懒觉的庆年刚想要鼓起勇气起床,门外就传来了刘大宝敲门的声音。
父子俩随便解决了早饭就冒着冷空气走出了家门。
出了村口,雾蒙蒙的一片。
远处的洱海跟村后的苍山都被裹挟在了雾气里面,若隐若现。
因为起来太早的缘故,路上的雨水都挂在低矮的草木上,没一会儿庆年和刘大宝的裤腿就被挂在草木上的水珠给打湿了。
湿漉漉的裤腿粘在小腿上,原本就冷的裹紧衣服的庆年,更加觉得冷得瑟瑟发抖。
“今年冷的好早啊!”庆年不由得发出了感慨道。
“是啊,往常就算是下一仗雨,气温也不会降到这个地步。今年应该是不会有秋老虎了。”刘大宝说道。
都说秋老虎是上苍垂怜老百姓,让老百姓在秋收后能够有足够的气温将粮食晾晒干。
“咱们快些走吧,要不赶不上去县城最早的车。”虽然冷得只哆嗦,庆年还是跟刘大宝说道。
话音落下两个人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
……
父子俩到了县城之后,整个县城都笼罩在了浓雾之中。
往常这几天,大家都还是薄外套加短T恤,这一天的县城里,来来往往的人都穿着厚厚的棉服。
幸好县城不是很大,父子俩从大巴车上下来后没走几步就来到来县扶贫办。
虽然刚刚还没到上班时间,但是负责麦浪村扶贫工作到小王已经早早来到来办公室。
小王刚倒好的茶水都还没凉就看到窗外的庆年。
其实小王比庆年大不了几岁,也就比庆年早毕业三五年,身体瘦弱的小王穿着一件黑色的西装,脸上架着一细框眼镜,精神抖擞的在准备一天工作需要用到的材料。刚将材料准备好一抬头就跟庆年四目相对,于是他从座位上站来起来迎了上去。
“庆年,你有事?”昨天才刚刚一起开了会,没想到今天就又在扶贫办见面了。
“王干事,你这么早啊?”庆年笑着跟小王打招呼道。
“醒得早,住的又不远,所以来得早了些。怎么了,是有什么事吗?”小王看见庆年还带了一个从没见过的中年人便疑惑的问道。
“是有点。”庆年回答了后,指了指身边的刘大宝跟小王介绍道:“对了,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父亲也是麦浪村的村长。今天我们俩来找你是想跟你反应一下关于我们麦浪村关于亚麻种植的关键问题。”
“哦。”小王心里满是疑问,这阵子大家一直都在为麦浪村试点种植亚麻的事情奔走,很多关键问题都已经梳理出来并且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怎么过了一晚上庆年居然有问题要反应。
疑惑归疑惑,但是小王心里特别重视庆年的问题,马上将两人迎到了一个小会议室里面。
三人刚落座,小王就急不可耐的拿出记事本认真的询问道:“庆年,你有什么问题没搞清楚呢?”
“关于亚麻销路的问题。”庆年知道王干事忙,也就不兜圈子直说道。
听了庆年的话,小王手中的笔提在半空中久久不能落下。
这确实是个忽略了的关键问题。
麦浪村种植亚麻是县里的重点扶贫项目,是下了任务必须要搞成的。
不仅要将这个项目搞成,还要搞好,方便以后在全县推广;这个项目一旦做成了,就是关乎整个永健县三十万农民创收的大事,所以整个县委县政府都很重视。
所幸这个问题发现的早,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来解决销售的问题。
想到这里,小王镇定了起来。
他认真的在笔记本上将这个问题记录了起来。
“嗯,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咱们还有别的问题吗?”小王看着庆年问了道。
刘大宝听后欲言又止,但听见了庆年说没有,小王又在忙着记录问题,便将要说出口的话给憋了回去。
此时的庆年最关心的就是销路问题,只要这个问题解决掉,组织村民们种植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小王点了点头,心里想着赶紧在将县城里的一些粮食作物加工商联系起来,大家一起商量想对策。
他才站起来,跟父子俩说:“要没别的问题的话,我现在就去联系县里面的粮食经销商们,看看大家能不能把亚麻卖出去!”
刘大宝见状,知道要是在不开口,就没有机会了,赶紧站了起来跟小王说了道:“王干事,我还有几个问题想落实一下。”
小王看了刘大宝一眼,点了点头道:“您说。”
“昨天和今天早上我都听庆余说了咱们的这个扶贫项目,我作为麦浪村的村长,要代表麦浪村的村民们落实几个问题。”
见小王微笑着点了点头,刘大宝开口说道:“1,咱们需要动员村民种植多少亩亚麻?2,关于亚麻种子什么单位以什么方式发放,是直接发放到农户还是折算成现金村民们去哪里买?3,省农科院的专家帮扶团队会在什么时候到位?4,关于亚麻销路的问题,咱们怎么解决,怎么落实?”
小王听后,点了点头将这四个问题一一记录下来。
当记好问题后,小王认真的看着刘大宝说道:“之前庆年我们对麦浪村做过一些调研,据我了解的是咱们麦浪村一共有良田238亩,适合种植亚麻的田地有170亩,全村一共61户300多口人,其中壮劳动力共计198人。”
刘大宝见小王看都没有看任何资料,开口就将麦浪村说了个底朝天,而且他说的这些跟刘大宝了解的麦浪村大差不差。
刘大宝便欣慰的暗暗点头,看来这个扶贫项目是政府下了功夫的,心里的担忧便少了一些。
待刘大宝回过神来,听见小王继续说:“咱们计划的是最少种植100亩亚麻,也就是说要动员村民们拿出差不多有一半的田地种植,当然了咱们是可以把170亩适合种植亚麻的田地都用来种植的,只有形成种植规模,咱们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是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
说完小王端起了茶杯,小呷了口温吞的茶水,又继续说道:“第二个问题,咱们亚麻种子是省农科院直接免费发放给农户,农户们不用担心种子来源的问题。”
小王说完这句话后看了一眼刘大宝。
见刘大宝听的认真,便又接着说道:“第三点,咱们省农科院的帮扶团队已经跟咱们签署了帮扶协议,这点您也可以放心,待会我可以把帮扶协议借您查阅,只要咱们麦浪村准备好,帮扶团队可以快速的响应到位。”
说完小王推了推滑落的眼镜,思忖了片刻,才严肃认真的跟刘大宝父子说道:“关于第四点,亚麻销路的问题,说句心里话我现在没有办法给您明确的答复。”
听了小王的话,刘大宝跟庆年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父子俩一路冻得哆哆嗦嗦的,要不是刚才的热水暖了暖身子,两人都快要“筛糠”了。原本以为扶贫办会有办法,没想到……
小王见庆年父子俩眼里闪出来的失望,心里也有些难受,只好硬着头皮将自己脑袋里不成熟的想法说了出口道:“要不我跟您说一下我的思路?”
刘大宝皱着眉点了点头。
小王说道:“种植亚麻,收成是亚麻籽跟亚麻杆。亚麻籽咱们可以开发成亚麻籽油,亚麻籽油是最有经济效益的,待会我会联系县城的粮食经销商,我尽力跟他们协调,看看能不能达成一个初步的收购协议;至于亚麻杆的利用问题,我有两个解决思路,一是制造成工业品,比如帽子以及装饰品,还有一个思路是亚麻皮咱们制作成布料。”
“咱们大理不是有很受游客欢迎的扎染工艺吗?我想联系一下咱们县里的扎染厂商,大家一起坐下来认真研究看看亚麻布料能不能够制作成扎染,毕竟亚麻布料更环保更健康;另外再不济咱们把亚麻杆卖给县里的造纸厂,开发成纸制品,只不过这个经济效益一般。这就是我的思路,能不能跟厂家达成协议我现在还不确定,但是我保证,只要咱们麦浪村严格遵守专家的指导,种植出来的亚麻咱们是有决心能够替大家销售出去的。”
听了小王的话后,刘大宝跟庆年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两人便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不过刘大宝还有最后一个疑问,便又接着问道:“一百亩都是种在良田吗?”
“老村长这个问题特别好。”小王说道:“咱们麦浪村水田不多,而且亚麻的生长特点是不需要灌溉良好的水田的,咱们可以一部分良田种植,还有一部分将坡地充分利用上。剩余的土地咱们还是种植传统的三样农作物。村民们也不会担心亚麻‘黄了’就饿肚子的问题!”
听了小王的话后,刘大宝悬着的心彻底的落下来了,他觉得这件事大概是能够成的!
小王见刘大宝跟庆年拧巴着的表情舒展开后,又诚恳的说:“两位今天没什么事吧?我这边不确定能不能在下午将县里的经销商们都邀请来,不过我会尽力的,我知道这件事很紧急,马上就秋耕了,只能麻烦两位今天在扶贫办等了。”
刘大宝跟庆年父子点了点头,只要将销路落实掉,悬在父子俩心头上的利剑才会消失。
因为小王要去联系县里的经销商开会,跟两人打过招呼后就去自己工位上忙开了。
父子俩就这样在扶贫办的小办公室里歇了下来。
直到快中午吃饭的时候,小王热心的给父子俩带了两盒热腾腾的盒饭。
当然随小王带来的不仅仅有盒饭,还有个坏消息。
犹豫了半天,小王才一脸无奈的跟两人说道:“告诉你们个坏消息。”


  (https://www.yqwxw.cc/html/65252/65252975/458600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qwxw.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yqwxw.cc